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现代工程科技》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1672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926/TB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gckjzzs@163.com
内容摘要: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方法按递进层次分,包括以描述统计法为代表的基础方法、以质性分析法为代表的主体方法和以专业模型法为代表的复杂方法。
关键词:学校评价;结果解释;解释方法;描述统计法;质性分析法;专业模型法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薇(1982- ),女,北京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评价、课程与教学论、科研方法研究,北京 100101
内容提要: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方法按递进层次分,包括以描述统计法为代表的基础方法、以质性分析法为代表的主体方法和以专业模型法为代表的复杂方法。三种方法特点各有侧重,描述统计法简洁明了,质性分析法通俗易懂,专业模型法严谨科学。学校评价信息兼具质与量的特征,需要综合运用三种方法,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把握资料背后的信息,以理论建设、量化统计、质性分析、模型建构为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基本思路,从而挖掘并揭示出学校评价结果在实践中的意义,使评价在促进学校改进中真正发挥作用。
关 键 词:学校评价 结果解释 解释方法 描述统计法 质性分析法 专业模型法
标题注释: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学校内部评价结果的解释模型研究”(课题编号:CHB102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8)19-0018-05
一、基础方法:描述统计法
1.描述统计法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中的基本应用
描述统计法是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指通过简单的数学方法,对采集到的学校评价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学校数据的分布状态、基本特征、相互关系进行估计和描述的方法,包括频数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第一,频数分析。主要通过百分比等频率指标来表示各评价主体对学校某方面工作的态度。第二,集中趋势分析。主要通过平均数、中数、众数等统计指标来表示学校某方面工作数据的代表值或中心值。第三,离中趋势分析。主要通过全距、四分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来研究学校某项工作评价得分的离散程度。第四,相关分析。通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关联的学校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两个变量共同变化的相关系数,从而衡量两个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如学校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是否相关,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是否相关等。相关性不是因果性,相关性分析的是两个或多个学校因素是否有相互影响,而不是一个学校因素直接精确地决定另一个学校因素的程度。
2.描述统计法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中的优劣分析
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研究中,描述统计法的优势在于:统计知识要求较低,方法简单,容易计算,操作简便,结果易于理解。但该方法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研究中的不足也比较明显,即描述统计法的解释比较粗糙,分析缺乏深入,数据背后的意义无法充分地挖掘出来,对评价结果的解释力不高。
二、主体方法:质性分析法
1.质性分析法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中的特点
质性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学校发展的定性资料进行归纳从而解释学校现象,所得的实践解读与统计方法相比,结构化较弱,弹性较大,可挖掘的空间较大。
2.质性分析法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中的常用方法
在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研究中,类属分析、情境分析是质性分析中比较常见的方法。
第一,类属分析。类属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差异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现实是由同类或不同类的事物组成,主要采用并列比较的手法认识社会现实。在对学校发展的质性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后,提取出学校资料中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概念。具体方法是:将学校资料中属于相同内容的资料归入同一类别,并给这一类别命名一个概念,针对这一概念中出现的现象归纳出可能的原因。通过对学校所有资料的分类归纳,厘清学校整体运作的各方面关系及结构,形成清晰直观的解释学校发展的层级网络,构建学校评价结果解释的概念结构。类属分析的优势在于,有助于将学校复杂的情境资料抽象出简化的概念和清晰的关系,主要是一种横向思维的归类,能揭示出具体资料所反映的学校维度以及维度之间的联系。
第二,情境分析。情境分析的理论基础是过程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现实由连续和动态的具体事件组成,需要将评价资料复原到学校发展实际进程中,进而分析特定情境中的要素、原因及联系。具体方法是:按照“整体—分散—整合”的思路,首先,观察学校表现的整体资料,然后,将所有学校评价信息打散,进行分解,将与学校某项工作或某个现象有关的所有信息进行整合,放置于学校工作运行的实际情境中,以这一学校现象发生的时序和因果进行描述性分析,解释过程强调做出整体、动态的呈现,重点是找到诸多评价资料之间的关联。情境分析的优点在于,描述方式与学校校长、教师日常的表达方式比较类似,描述内容再现学校的实际生活,有助于解释的结论更加贴近学校的真实世界,对于学校管理者和实践者而言,比较容易理解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实践解读所得的结论。
本文由: 现代工程科技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现代工程科技杂志社编辑部
2019/3/20 1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