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现代工程科技》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1672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926/TB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gckjzzs@163.com
10月28至30日
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
(民间工艺)
第二期创作交流活动
在龙泉市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是继今年8月在青田县开展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民间工艺)第一期创作交流活动后的第二期,导师、助教、孵化学员及媒体记者近40人参加。
本期创作交流活动本着“当前民间工艺师缺什么补什么”的孵化总基调,包含艺术专题指导、现场创作教学、作品创作点评交流、大师工作室参观学习等内容,旨在提高孵化对象的设计理念、创新意识、综合艺术修养。
专题指导
活动邀请各类名师,现场为孵化对象授课指导。
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系主任张敏杰带来艺术作品的结构造型系列课之一:《黑白的高度》
张教授以版画创作为例、世界名画为教材,为学员们详细讲述了艺术创作中黑白的对比,以及光的表现、放射、叠加、重复、渐变等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不同画面节奏和造型效果,为学员们打开创作思路。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博导、研究员郑建明带来传统器皿与传统文化系列课之一:《金银器的兴衰》
郑教授以大量出土的金银器图片为教材,从传统金银器最早出土,在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各个时期的兴衰,以及各时期的文化背景等方面,深刻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包容开放、融合进步的特点,强调了“融创”的重要性。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教授、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乔晓光带来《千年传承——作为非遗的中国剪纸》
乔教授从古代丝绸之路分析古今剪纸的传统,深刻表达了对拥有剪纸工艺地区逐渐衰落的惋惜,分享了乡村天才剪花娘子的故事,号召大家用开放的目光吸收不同国家的工艺艺术,用中国工艺讲述世界故事。
澳珀家居创始人、温州家具学院院长朱小杰带来《设计师有想法的模仿——开拓与创新》
朱老师以视频配合幻灯片的形式展开讲解,重点讲述了怎样理解原创设计,并围绕古与今、真与假、左与右三个核心主题展开,解释了为什么说设计是有想法的模仿。朱老师还在现场与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作品。
参观学习
学员们依次参观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徐朝兴,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卢伟孙及孵化学员杨小秋的青瓷工作室。
大师们在现场为学员们讲述了自己与青瓷结缘的故事以及一路走来的坎坷历程,介绍了各自作品的创作理念与创作内涵。
点评交流
本次活动中,各位导师还对学员们的作品进行了客观评价,直面缺点,讲真话、讲实话,学员们虚心接受,相互切磋,探讨创作体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陈小甫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卢伟孙对学员们的青瓷、石雕作品进行点评,给出专业性意见和改进方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徐朝兴阐述了作品造型的黄金比例以及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重要性。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绣代表性传承人陈水琴对学员作品中的色彩等工艺创新点表示肯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尧辉对学员的竹根雕、竹刻作品进行点评与对比,强调细节对作品个性的影响。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建议学员们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强调力度平衡的重要性。
最后,浙江省民协主席杭间对学员们的作品逐一进行点评,并做总结发言。他突出强调了艺无止“尽”的核心主题,鼓励大家深刻体会艺术之美,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与现代纯艺术结合的发展趋势。号召大家以文化为根本目标,用未来的眼光推动浙江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
为期3天的交流活动,日程安排紧凑,形式丰富,辅导课程针对性强、艺术价值极高,使大家深受启发,学员与导师们都觉得收获良多、意犹未尽。
来源 / 浙江民间文艺
编辑 / 刘雨晴
审核 / 徐霞
本文由: 现代工程科技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现代工程科技杂志社编辑部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