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现代工程科技》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1672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926/TB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湖北省武汉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gckjzzs@163.com
9月25日,云南文学艺术馆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
9月23日下午,云南文学艺术馆开馆新闻发布会举行。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勇,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琦出席会议,并介绍相关情况。
9月25日,云南文学艺术馆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举办由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辉煌70年--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作为云南省文艺界庆祝国庆70周年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经建成的10个展厅还将同步展出各类藏品1770余件,照片10960余幅,书籍3120余册。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上,李勇书记介绍,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云南文苑项目作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而实施的文化重点工程,被列入云南省十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其中,云南文学艺术馆和云南文艺家之家(云南省文联)是云南文苑项目主要组成部分。建成后的云南文学艺术馆建筑面积56329.45平方米,是向社会公众普及、教育、传承民族文艺知识的重要平台,是云南文学艺术收藏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文艺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云南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欢迎全国、全省的文艺家捐赠优秀的文艺作品,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把云南文学艺术馆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文学艺术殿堂,人民的精神家园。
据了解,云南文学艺术馆除临时展厅、多功能报告厅外,主要设置有云南文学展厅、云南美术展厅、云南书法展厅、云南音乐展厅、云南舞蹈展厅、典藏精品展厅、云南民间文艺展厅、云南摄影展厅、云南戏剧展厅、云南曲艺展厅、云南杂技展厅、云南电影展厅、云南电视展厅等专题陈列展厅,陈展内容涵盖各文艺领域。
即将对公众开放的10大展厅亮点多:
云南音乐展厅以云南民族民间音乐为主题,在这座音乐殿堂里,云南音乐从远古走来,向观众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乐器、乐舞、古歌谣、歌舞乐,以及中原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交流;包含了民间乐器与器乐、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祭祀音乐、礼仪音乐遗存等主要内容,收藏了铜鼓、编钟、芦笙、埙、竹笛、箫、巴乌、象脚鼓、琴筝等140余件民间乐器实物,是不可多得的云南民族乐器博物馆;在这里,可以聆听和欣赏杨非、陆云、黄虹、宗庸卓玛、杜丽华、赵履珠等一批写云南、唱云南的作曲家、作词家、歌唱家的珍贵作品和影像,展厅再现了云南音乐发展的辉煌历史。
云南民间文艺展厅围绕云南民间文学、云南民间工艺、云南民间艺术3个板块,呈现了各族神话传说、创世史诗、歌谣谚语、民族典籍、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纷呈,展现了云南的青铜、石器、陶器、木器等多元文化形态互渗与交融,收藏的贝叶经、东巴经、金水镂印、手工造纸、户撒刀王,以及乌铜走银、锡器、藤竹器、木雕器、泥塑、面塑、剪纸、织锦、扎染、刺绣、树皮衣等民族服饰,还有郑和下西洋宝船模型,共计实物270余件。云南民间文艺蕴藏量之大,品类之繁多,风格之特异,特色之鲜明,为世人所惊叹。
云南戏剧展厅以云南地方戏剧流源为主线,重点展示了滇剧、花灯剧、昆明曲剧等汉族剧种,以及白剧、傣剧、壮剧、彝剧、撒尼剧、章哈剧、苗剧等云南民族剧种,展示了杀戏、清戏、关索戏、端公戏、香通戏、梓潼戏等独特戏剧样式,特别是展示了以关肃霜为代表,云南当代“九朵梅花”等戏剧人才所作出的重大成就,让观众领略云南各民族戏剧个性特征鲜明,所承载的深厚民族历史文化,表现各本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中国璀璨夺目的戏剧艺术奇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云南曲艺展厅以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曲种为主要展示内容,征集到实物120余件,不仅展示我省汉族地方曲艺的源流、传承,还集中展示我省大本曲、赞哈、甲苏、哈巴、烟盒弹唱、铓鼓说唱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曲艺的传承和发展,展现了曲艺作为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的平民艺术,以自身的民间性、群众性、娱乐性而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云南电影展厅展示了自电影技术诞生以来,1904年电影第一次进入云南,拍摄滇越铁路修筑情况,开启了云南电影历史。通过100余幅云南题材老电影的原版海报、云南第一个电影院《南屏影院》的场景还原、各个时期的电影摄制、放映设备和电影胶片的展示,以及百年光影投影区、经典电影对白互动体验区、电影观赏体验区、电影沙龙活动区、名人堂设置,凸显了上世纪《五朵金花》、《阿诗玛》等100余部云南题材电影对中国电影的深刻影响,让观众融入电影、享受电影、热爱电影。
云南电视展厅以丰富的馆藏实物,展示了云南电视年轻却充满活力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及云南省第一次电视播出、第一批电视摄像设备、第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批播出的电视剧节目资料等众多云南电视的“第一”首创,特别是集中展示了云南电视台《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滇西1944》,以及民营电视机构在新世纪创作的《木府风云》、《中国远征军》、《锻刀》等一大批影响全国的电视剧作品;设置的电视演播体验区让观众可以在现场体验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全过程,建设中的电视体验馆还将补充完善云南文学艺术馆全景VR虚拟现实体验。
云南摄影展厅以19世纪后期摄影进入云南为起点,以300余幅跨度120多年不同时代、不同技术、不同观念、不同风格的珍贵历史照片为主题,用影像直观、生动回顾叙述了云南的百年历史,凸显了摄影最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发展变迁,最具有纪实性、瞬间性、艺术性的重要特征。
云南舞蹈展厅以云南作为民族舞蹈艺术殿堂、现存26个民族民间传统舞蹈6718种套路(跳法)的丰厚资源为起点,向观众展示了遗存在各个时期的岩画、陶器、石刻、木雕、壁画、青铜、画砖、文献上的民族舞蹈纪形史,展示了民族民间舞蹈艺人世代相传的大量珍贵艺诀、舞诀等口传文化遗产,以及各民族至今仍在使用的大量舞蹈器具、服饰、道具,集中展示了作为“舞蹈的海洋”现当代120余种云南民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亮点,集中展现了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为代表的云南新民族舞蹈代表人物的风采,让观众留连忘返、受益匪浅,是不可多得的舞蹈传播、交流、学习和研究的基地。
云南杂技展厅以云南杂技史为主线,向观众展示了3000多年前沧源岩画上“叠立”、“跳丸”和“舞流星球”的图像以及散落在云南民间的众多文化体育活动和风俗,如上刀山下火海、荡秋、转秋和磨秋、过溜索等成为云南杂技发展的丰富资源。重点展示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杂技团、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杂技分团这两支杂技队伍将艺术之根深扎于丰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汲取大量民族艺术养分融于杂技,体现了杂技艺术难、险、奇、美的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
云南典藏精品展厅展示了由省文联、省美术家协会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收集、保管的一批不同时期的名家书画作品。美术作品有苏轼、黄公望、董其昌、高其佩、金农、费小楼、徐悲鸿、张善子、张大千、齐白石、周霖、萧士英、谢稚柳、袁晓岑、关山月、梁书龙、袁晓岑、江一波、黄继龄、王晋元、陈觉先、王坚白作品42件。书法作品有左宗棠、章太炎、董其昌、陈鸿寿、钱南园、郭沫若等10件,这些作品的收藏和展示,对云南当代的美术、书法工作者学习借鉴历代名家的美术书法艺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云南省文学艺术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具体行动。
云南文学艺术馆建设以来,紧紧围绕丰富多彩的云南各民族文艺实践,坚持时代性、国际性、民族性、艺术性相统一,全面展示云南各族人民璀璨的文学艺术。走进云南文学艺术馆,展开的是画卷,领略的是文化,触摸的是历史。
据悉,云南文学艺术馆位于昆明市广福路4066号,开馆时间为每周二至周天9:00-17:00。因云南文学展厅、云南美术展厅、云南书法展厅等三个专题展厅安排了其他重要展览内容,需要延后向公众开放,具体时间将另行告知。
本文由: 现代工程科技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现代工程科技杂志社编辑部
2019/09/24